close

 


 


培養精準有效企劃力的10大要領
 

  1. Focus-正確了解對方需求再執行

  2. 4MAT-從why what how if四階段來發想

  3. Why-在對方的real why上串聯出我所想表達的what

  4. Drawing-用圖示化來解決問題

  5. Definition-用邏輯數狀圖分解問題 將目標再定義

  6. Dividing-將訊息拆解後重新分類 產出有意義的內容

  7. Concept-將主要目標變成宣傳概念

  8. Action plan-用模擬與5W1H的表格化 將實行方案呈現於對方眼前

  9. Exception-預期效果以量化且客觀的反饋來呈現

  10. Storytelling-用數字 連結 比較 感性 修辭 這些大腦喜歡的方式來說故事

 


 

10種習慣,我走在邁向企劃之神的路上!
 

  1. 經營自己的大腦

    1. 若要提升大腦的理解力、思考力與記憶力,就必須先讓它的到有趣、很棒的評價。簡言之,培養喜愛某件事物的力量,就等同於是在提升大腦功能

    2. 人真的會成為自己所想所希望的樣貌

    3. 經濟學家Tim Harford:「無論問題多麼複雜,都必須抱持著自己的解決對策是絕對正確的信念」-信念的力量
       

  1. Focus-最重要的根本是什麼
    注意對方的大腦-我的企畫、簡報會在對方腦海中產生什麼樣的畫面

    1. 作者用自身舉例,被狠狠甩掉之後,開始思考原本的自己,在男友腦中會是什麼樣子,男友加班加到很晚打電話來,卻是聽到抱怨,難怪會分手,就算女朋友本來的意圖不是如此,但核心絕對是「對方腦中聯想到的是什麼」

    2. 類似的迴路聯想,實際應用在提案中,會出現遺憾如下

      1. 很感謝各位聆聽這場準備不足的簡報→小明人還不錯,但好像哪邊稍嫌不足?

      2. 非常感謝各位聆聽這份有點雜亂無章的簡報→整體來說好像的確有點雜亂無章

      3. 這份簡報真的沒甚麼,所以請您聽聽就好→也是,料你也寫不出甚麼好東西

    3. 應隨時留意自己的一舉一動,在對方的腦海中會留下何種資訊及印象

    4. 企畫書的前提最重要的絕對不是自己,而是「對方」
       

  2. 4MAT-為何聽不懂我的表達
    用4MAT(容易理解的企畫4階段)整理企畫
    「企畫背景Why-提案內容What-執行方案How-期待效果If」

    1. 充分的理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Why

    2. 要進行哪些事情What

    3. 背後的根本原理與詳細內容是什麼How

    4. 如果做了這件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If

    5. 這四個階段都應全部納入企畫書中,才能算是完整的企畫書

    6. 在撰寫郵件、交辦事項或平日溝通交談4MAT也是很重要的元素
       

  3. Why-會賣都是有原因的
    為了找出Real Why,用5Why來問自己。所謂會賣的企畫,正是將我所想賣的What與對方的Real why做連結

    1. 成功的企畫,會在談判過程中提及為什麼需要這項商品的理由

    2. 單純的畫畫活動(what),經過包裝後變成「培養職場問題解決能力的creative view活動」(因為why所以what)

    3. 單純的畫畫活動(what),經過包裝後變成「左右腦發展,培養小孩天才學習能力的活動」(因為why所以what)

    4. 5why指的是,要站在對方立場,不論多少次都要仔細思考對方很有可能會問的why有哪些

    5. 成功的企畫,要先徹底研究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麼

    6. 名片的案例-名片的目的是為了宣傳自已,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,因此要思考如何才能讓對方多看自己的名片一眼呢?如企畫和製作的兩張名片合起來是一隻完整的螞蟻
       

  4. Drawing-若還是摸不著頭緒的話
    圖示化-將難解的問題分成目的、問題、原因、目標、概念、執行方案,並以圖示化方式整理歸納

    1. 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模糊不清才會讓我們感到恐懼,因此先看透問題點才是正確的處理順序

    2. 雙方對問題的定義要達成共識,就能提高效率

    3. 圖示化的步驟

      1. 達成最佳狀態的共識

      2. 瞭解現實情況

      3. 找出兩者之間差異的原因

      4. 將為了達到最佳狀態的必要事項重新定義為「目標」

      5. 設定「概念」-讓對方覺得我的目標是有魅力的

    4. 以畫畫活動為例

      1. 目的-為提升孩子們的天才學習能力所舉辦的畫畫活動

      2. 最佳狀態-要是我的孩子可以像天才一樣讀好書

      3. 現實狀況-別說像天才了,進度都跟不上

      4. 原因-天才們是受全腦教育,但我們孩子只接受左腦教育

      5. 目標-為了能像天才們一樣接受全腦教育而學習畫畫

      6. 概念-就將活動命名成全腦發展keep drawing好了

    5. 最重要的是先取得雙方對於「最佳狀態」的共識。如果對方心中沒有想要實現的最佳狀態,表示對方已經滿足現況


    6.  

  5. Definition-剖析問題才能查出端倪
    -以邏輯樹狀圖分解問題,只要將最佳狀態用邏輯樹狀圖一一分解,再以分解好的元素檢視現狀,便可以明確訂定問題
    -目標再定義,隨著一再地剖析問題,目標也會明確且具體地再定義

    1. 邏輯樹狀圖是咖啡杯,為觀眾準備腦海中的咖啡杯

    2. 用MECE來畫邏輯樹狀圖,mutually, exclusive, collectively, exhaustive,彼此獨立、互無遺漏;不重複也不遺漏

    3. 真正好的論點不是固定的,符合自己品牌的理論最為適當

    4. 分析現有狀況,並利用對自己有利且熟悉的理論來進行分析
       

  6. Dividing-剝得越多層,越能看見解答
    -分解後重新藉由共同點、分類、定式規則串連
    -不是只有單純地條列出目前現象,而是產出有意義的內容

    1. 整理過後的企畫大脈絡如下

      1. 誰更懂得拆解(把一大團黑球的拆成較小團黑球)

      2. 誰更懂得用具有意義的分類法分類(找出共通點,把有共通點的黑球圈在一起)

      3. 誰更懂得賦予意義(將分類出來的各個單位給它意義)

      4. 誰更懂得在賦予意義的分類上,取一個響亮的名稱(幫這些分類取一個好的命名)

    2. 站在全面性觀點的角度將對象拆解→找出共同點→進行分類→發掘定式→取一個亮眼的名稱。「我將這樣的現象稱之為OO現象」,對方的眼睛就會為之一亮

    3. 舉例,將品牌拆成日常用品、流行、品牌、瘋狂愛戴的品牌(進行分類);發現所有品牌共同的未來目標皆為瘋狂愛戴的品牌(發現定式);就命名為愛的印記好了(命名)

    4. 可以養成累積極大值經驗的習慣,養成只要開始進行某件事情,就做個一百次吧的心態。如接到一個「花」的主題,就花一整天的時間查、接觸花的資料
       

  7. Concept-可以了,所以一句話你想表達什麼

    1. 先將問題迷確地整理,目標就能被確實地再定義,將再定義的目標以一句話吸引對方的話重新整理,便是「概念」

    2. 現在的消費者即是媒體,因此企畫設定的概念必須將重點放在「Let them talk.」,創造出讓他們自願傳播的話題

    3. 如果想累積創造趨勢的能力,就要經常觀察音樂演奏會、電影海報的宣傳文案

    4. 6個必須涵蓋在商品概念中的Why問答

      1. 為什麼?因為有意義(meaningful):如原本想吐的人體展→令人讚嘆的神奇與奧妙

      2. 為什麼?因為現在正夯阿(mega trend):世界最棒的工作大堡礁保育員→你難道不想要擁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嗎,讓消費者自行述說特色

      3. 為什麼?因為它在說我(sympathy):讓消費者感受到這完全就是在講我嘛的共鳴!;像中了槍一樣、我們都曾經是某人的初戀,可以透過閱讀人們心聲的文句,去提升能夠創造出富含真心宣傳的能力

      4. 為什麼?和我的想法一致(motivation):Just Do it. Think different. 當為什麼被提出時,會讓人認為這完全是我的想法、這就是我追求的生活態度(我決定簡單的生活)

      5. 為什麼?不是你的錯(because of):宣傳概念必須成為消費者的怪罪對像,就是藉口;不是你的問題,只是因為沒有這項服務的關係,試著用這項服務吧。以都是因為肝的關係為例,喝了這瓶就能徹底解決問題,在社會上生存真是辛苦您了!

      6. 為什麼?因為是OO(originality):建立品牌的本質,做為明確又直接的宣傳概念。如一天牽成一對!做為社群聯誼企業的概念
         

  8. Action plan-若腦海中浮現不出畫面
    將實行方案呈現在對方眼前(養成因為Why所以要執行What的說明習慣、模擬習慣、表格化習慣5W1H)

    1. 要能讓對方的腦海裡,明確勾勒出企畫者提案的藍圖。

    2. 把握三原則,就能寫出更優秀的執行方案

      1. 用Why所以要執行What 來說明:這個時候就需要這樣的課程,站在被執行者的立場,看見真正的需求與執行事項

      2. 模擬習慣:製作一段簡單的影像、投影片會更有幫助

      3. 表格化習慣:5W1H的表格(最左欄自定,可以是各種媒體的分類、目標群眾的煩惱等)

        1. what-概念或簡單的說明

        2. how-how much or how to的執行方案

        3. who-目標族群

        4. why-最終目的

        5. when-適合的時機或預計實施的時間

        6. where-實行場所
           

  9. Expection-所以到底做了什麼
    預期效果要用量化、客觀的反饋來呈現。為了讓對方的腦海中畫出清晰的結果圖像,明確表達自己預期的效果,並給予對方做出決定的信心

    1. 舉例,以下有極大的差異

      1. 若老師能前來演說,一定可以為無數位女大學生帶來希望與夢想

      2. 老師您只要花1小時,就能至少讓1137名女大學生重拾人生目標、活出亮麗自我,此外,預記活動當天,老師的品牌將能達5萬名女大生的曝光度,對老師來說也有正面的宣傳效果

    2. 提出預計的客觀結果

      1. 流行語-呈現人們在談論的畫面-透過這項活動,預計會產生OO的流行語

      2. 談論話題-呈現在對話的家庭主婦-這項活動結束後,主婦之間將會開始出現OO的對話「你有看過OO廣告嗎?OO會幫我們做飯耶」

      3. 分想什麼內容-呈現臉書模擬的畫面截圖-這項活動結束後,消費者們的臉書上將會出現這樣的文章

      4. 媒體曝光-呈現模擬的新聞資料-在網路上會有這樣的新聞被轉發,讓消費者得到這樣的資訊
         

  10. Storytelling-讓我立即留下印象地說說看

    1. 大腦所喜歡的五種表現

      1. 數字-美國百萬人指定暢銷書、成功的七個習慣、巡迴厄瓜多 vs 站在世界中心改變18萬孩童未來、此項產品的儲存容量是5GB vs 等於是一千首歌曲放入你的口袋(Steve Jobs)

      2. 連結-將對方腦中既有的資訊和自己想要講的內容做連結。以暗黑破壞神10年後再出新品 vs 香奈爾去說服女友;絕對不要講關於Man的故事(不認識的某人),要講man的故事(自己、鄰居、公司員工)

      3. 感性-參賽者表現自我的比賽中,理性1號和感性2號,2號讓大家想起自己的母親,相較1號為深植人心

      4. 比較-大腦喜歡強調差異化的比較語句。「床不是家是科學」、投資八萬元相較於投資一萬元,後者確可以得到10倍以上的點子

        1. 結構比較:整體/部分 (目前的趨勢...但我們的趨勢)

        2. 對照比較:他人/自己

        3. 時間比較:昨天/今天

      5. 修辭-意識性地思考「如何將這些內容用類似的文章表達」

        1. 究竟是OO,還是OO

        2. 如果說他是被遺棄的孩子,不如說他是被發現的孩子,還要充滿希望

        3. 情侶和單身的差異

        4. (先拋出問題再回答)現在需要的是什麼?速度!

        5. (改變語句順序的倒裝)一同享受!必勝客
           

  11. 結尾-滿足經驗自我後,要留意「記憶自我」
    無論經驗自我有多好,只要記憶自我沒有那樣的記憶,結論就只會留下不愉快的經驗,做好結尾讓對方留下深刻記憶很重要!

    1. 一定要讓聽眾記住你想引導的方向

    2. 用「一張」投影片來圖示化呈現即可,從前面到最後所有內容的圖示化投影片,讓對方也可以對主管簡單地進行簡報

    3. 最後再補充「目前為止,我所說的內容有這些OO」,做重點複習
       

  12. 企劃人應有的心態

    1. 企劃沒有固定答案,是個人偏好取向,以輕鬆心態去面對就好

    2. YES的力量

      1. 我就是在等待今天的到來,盡管吩咐吧!我會幫你完美達成的!-YES

      2. 其他人並非不會感到緊張,最終能夠成功站上舞台的那些人,只不過已經事先緊張過了

      3. 人生中緊張的時刻總會不斷來臨,再正常不過了,只要度過這個時期最後一定會更好

      4. 誰能在陌生且充滿未知數的領域當中,彷彿原本就很擅長般去股中作樂,關鍵在於誰先說YES

    3. Who cares?

      1. 在進行某項企畫時,必定會得到讚美與批判,必須堅守初衷,不要過度意識其他人,自行篩選什麼是對自己好的建議

      2. 批判者永遠都會站在自己的框架裡,用自己的角度對你做出評論

      3. 清楚知道自己怎樣才會幸福,懂得勇敢說這才是我要的

    4. 代打理論

      1. 機會看似死都不來,但也有可能突然要替別人代打,機會就是這樣找上門

      2. 很多時候可能要替別人上場,這時是否累積了足夠抓住機會的實力才是關鍵

      3. 永遠要記得累積實力,等待出場的時候,像主角一樣精彩演出

      4. 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:「當準備好一切再開始,就已經不是開始」

      5. excel精神-李先生雖然不懂設計和PS,但他試著用Excel做出名片,後來還推出手機卡片服務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書記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