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看完這本書可以得到什麼?

  • 丟物癖的人如何和有囤積癖的家人相處?

  • 參照作者丟物歷程做為借鏡

  • 收納與丟物原則

 

拿到這本書的當下很快就看完了,讀起來非常之心有戚戚焉,根本就是在說我家情況阿!!!家人也很不會整理跟打掃,慶幸的是我家人囤積程度沒有作者家誇張,但還是希望哪天我的家人也能像作者家人一樣頓悟~!

 


 

 

-少物好句子收藏

  • 人生在世,不可避免地一定要擁有某些東西,既然這樣就全換成自己喜歡的物品,只擁有最低限度的用具

  • 丟東西不等於浪費,將東西留在身邊也不等於珍惜物資,擁有自己可以維護管理的物品,好好使用並珍惜它們,這才是真正愛惜物品

  • 與其堅持使用一百樣東西,不如嚴選十樣東西,就能養成珍惜的習慣

  • 收納理念就是「打開也整潔」,拆掉包裝改用收納盒,就可以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

     

-作者歷程

  1. 開始丟東西後,和家人溝通失敗,家人覺得亂丟東西不珍惜是很浪費的行為,兩者之間沒有共同語言

  2. 在血汗企業底下工作,回到髒亂屋後心情更糟,甚至崩潰痛哭,後來與未婚夫打算買一間房子

  3. 三一一大地震後,理解到太多的物品變成了殺人兇器,且緊急時找不到急難用品

  4. 地震後要移到其他地方住,整理過程中,家人才理解真正有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

  5. 但家人還是無法做到完全的丟東西,最後的結論決定先租一間倉庫,把雜物收起來

  6. 住到新家後,開始會邀請朋友來家裡玩,再也不因為住在髒亂屋而丟臉

  7. 因為新家還是有生活雜貨,會被貓咪搗蛋,開始丟更多東西,丟了之後理解到打掃變得好輕鬆又快

  8. 媽媽理解到沒辦法修復的東西,一直留在身邊也不是辦法,決定新家不做儲藏室,還是先放在倉庫

  9. 要把東西搬到新家後,因為搬很多東西太辛苦被嚇到,理解到把不能用的東西留在身邊也沒用,只是占空間而已,後來從倉庫搬回來的東西很快就清掉了!

  10. 居住在新家的4人,制訂生活公約,由作者取得整理權,並決定公共空間不可擺設私人物品

  11. 發現無物生活有多輕鬆方便後,家人們慢慢願意幫忙維持這樣的生活型態

  12. 作者設立部落格,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家,受到網友稱讚後,更有幹勁整理房間

  13. 奶奶會謝謝作者把家裡整理這麼乾淨 媽媽開始主動商量整理的方法

     

-就算沒有也能活下去的各種物品

  • 各種清潔劑。用小蘇打粉和檸檬酸清潔即可

  • 隔熱手套。以抹布取代

  • 浴巾。很久才會乾又占空間,擦手巾取代

  • 地墊。清洗很麻煩,可以不用

  • 使用說明書。需要時上網下載就好

  • 畢業紀念冊。事實上真的沒有人會再拿出來看

  • 客廳電視櫃。將電視掛在牆上就不需要了

  • 小垃圾桶。需要再走去大垃圾桶丟就好
     

-作者的個人基本原則

  • 減少物品

  • 減少放在「外面」的東西,看起來就不會很亂,能收就收,不能收就使用自己喜歡的設計款式,並營造出整體感

  • 搭配色調,只要組合三種顏色,就容易營造出整體感

  • 東西都要收拾乾淨,如毛巾塑膠袋杯子

  • 物品放寬鬆就能方便拿取

  • 臥室只放床

  • 早上起來先收窗簾

 

-與不擅整理家人相處之道

  • 不強迫

  • 自己做得來的事就自己做

  • 自己動手做才會想出更輕鬆的整理方法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書記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